在NiCu
0.25双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上实现了高选择性的CO
2电还原为CO(法拉第效率约为90%)。通过结合基于同步加速器的X射线吸收和原位拉曼光谱研究,我们发现由于3d电子的重新分布,NiCu
x中的铜含量与CO选择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之,我们通过添加铜对镍进行了工程改造,获得了石墨烯包裹的镍-铜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用于CO
2电化学还原。与单金属Ni催化剂相比,由于存在双金属活性位,NiCu
x催化剂具有明显更高的催化性能。但是,增加的Cu含量会导致金属中的电子重新分布,导致3d轨道电子密度降低,从而导致*COOH难以被催化剂吸附。在贫铜催化剂NiCu
0.25上实现了最高的CO选择性,在相对于RHE的1.0 V电位下,FE达到88.5%。

Figure 1. (a)NiCu
0.25的HRTEM图像。(b)NiCu
0.25的HAADFSTEM图像。沿箭头方向收集的线扫描。(c)NiCu
0.25的SAED模式。(d)不同样品的粉末XRD图谱。

Figure 2. 不同样品在(a)O 1s和(b)Ni 2p
3/2和Cu 2p
3/2区域的XPS光谱图。(c)不同样品归一化Cu K-edge XANES光谱的一阶导数。(d)不同样品R空间中的Cu K-edge EXAFS光谱。

Figure 3. 在CO
2饱和的0.1 M KHCO
3电解质中进行CO
2电还原。(a)一氧化碳的FE。(b)在1.0 V vs. RHE的电势下,FE的分布。(c)比较一氧化碳释放的塔菲尔斜率。(d)原位拉曼结果。

Figure 4. (a)Ni和(b)Cu的XANES L
3边缘光谱。(c)NiCu
x中的电子给体和CO选择性随Cu含量的增加而变化。
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由阿德莱德大学Yao Zheng和Shi-Zhang Qiao课题组,发表在Chem. Commun.(DOI: 10.1039/d0cc04779a)上。原文:Graphene-encapsulated nickel–copper bimetallic nanoparticle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
2 to CO。
摘自《石墨烯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