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新闻 公司新闻 产品新闻 资料下载 行业新闻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Y. Zhu、江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T.-H. Liu、北京大学W. Zhou--现场转化策略用于电化学合成TiO2纳米颗粒
       尿酸作为嘌呤代谢标志物,其异常水平与痛风、肾损伤等疾病直接相关。相较于传统色谱技术,电化学检测虽具快速简便优势,但裸电极易受污染导致灵敏度受限。本文基于MXene优异导电性及钛源特性,创新开发原位电化学氧化策略,突破TiO2 NPs在MXene表面可控生长的技术瓶颈,构建异质结电极实现UA特异性检测(LOD=0.78 nM),并通过便携式检测系统推动即时医疗监测应用。
 
      本研究提出电化学"现场转化"策略,通过原位氧化Ti3C2Tx MXene可控合成TiO2 NPs@MX/rGO异质结电极,实现尿酸(UA)超灵敏检测(0.003-300 μM,LOD=0.78 nM)。集成智能手机的手持系统可对尿液样本进行即时精准检测,为生物分子检测提供了新型平台构建方法。
 
 ‌图1.a) 基于"现场转化"策略制备的TiO₂NPs@MX纳米片修饰电极构建便携式尿酸传感器的示意图;Ti₃C₂Tx MX纳米片的b)SEM、c)TEM和d)AFM图像;TiO₂NPs@MX纳米片的e)SEM、f)TEM及g-i)HRTEM显微图像;对应的j)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k)拉曼光谱。
 

图2a) TiO₂ NPs@MX电极及TiO₂ NPs@MX/rGO电极的结构示意图、SEM显微图像、局部放大图与钛元素分布对比;
b) 不同修饰电极在含10 μM UA的PBS缓冲液中的差分脉冲伏安(DPV)曲线;
c) 各修饰电极在10 mM [Fe(CN)₆]³⁻/⁴⁻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
d) MX与rGO不同质量比的TiO₂ NPs@MX/rGO电极对30 μM UA的DPV响应;
e) MX质量梯度(固定质量比40:1)下复合电极的UA检测性能;
f) TiO₂ NPs@MX/rGO电极在10 mM [Fe(CN)₆]³⁻/⁴⁻与0.1 M KCl电解液中不同扫描速率(20–260 mV/s)下的循环伏安曲线;
g) 氧化/还原峰电流(Iₚₐ/Iₚᵨ)与扫描速率的线性关系图.
翻译说明术语规范
SEM‌:保留英文缩写并补充中文全称“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出现时标注,此处因上下文已明确省略);
DPV‌:译为“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缩写与全称配合使用;
Impedance plots‌:译为“电化学阻抗谱”,符合《电化学术语》国家标准(GB/T 20001.1-2011)。
结构优化
整合复合描述:将a项中“Scheme illustration, SEM images... Ti element mapping”合并为递进句式,通过分号分隔多级图像类型;
参数标准化:浓度单位统一使用中文“微摩尔(μM)”“毫摩尔(mM)”,扫描速率单位保留国际符号“mV/s”。
化学式与符号
氧化还原电对[Fe(CN)₆]³⁻/⁴⁻:采用上标格式标注电荷态;
TiO₂ NPs@MX/rGO:保留材料复合结构的英文缩写格式,配合中文解释“二氧化钛纳米颗粒@MX/rGO复合电极”(首次出现时说明,后续简写)。
图文对应性
字母标注(a-g)与图注严格匹配,确保数据分析逻辑连贯;
关键实验条件(如“固定质量比40:1”“扫描速率20–260 mV/s”)完整传递,支撑结论推导。
 
 图3a) 随电化学氧化时间延长,TiO₂ NPs@MX纳米片的表面形貌演变及b)对应的高分辨率Ti 2p XPS谱;
c) 不同TiO₂含量的异质结电极在10 μM UA溶液中的差分脉冲伏安(DPV)曲线;
d) 由(c)获得的电流密度及TiO₂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e)对应的电化学阻抗谱(EIS);
f) 通过i–t法测试异质结电极电流响应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图4a) 异质结电极对不同浓度UA的差分脉冲伏安(DPV)响应曲线,插图为UA浓度0–300 nM范围内的局部放大图;
b) UA浓度与响应电流的校准曲线;
c) MX与TiO₂ NPs@MX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对比;
d) MXene/UA、锐钛矿TiO₂/UA及金红石TiO₂/UA的电荷密度差三维分布图(等值面电荷密度为6.70×10⁻³ e/ų),黄色与青色区域分别表示电子积累与耗尽。
 

图5a) 自制电化学装置示意图:以异质结电极为工作电极的便携式微型化系统架构图;
b) 微型化电极阵列实物展示;
c) 系统电路布局设计图(集成信号放大与滤波模块);
d) 尿液样本远程监测及智能手机实时响应显示界面;
e) 便携装置检测UA的差分脉冲伏安(DPV)曲线(浓度范围0.5–120 μM);
f) 对应校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R²>0.99);
g) 抗干扰性能测试(对尿酸类似物及常见代谢物的选择性响应);
h) 实际尿液样本分析流程示意图6;
i) 尿液样本中UA检测的DPV曲线与j) 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照谱图;
k) DPV法与HPLC法检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偏差<5%)。

‌核心要素解析
‌装置集成性
异质结电极协同MXene/TiO₂的电荷分离特性13,适配微型电路设计实现低功耗检测(<10 mW);
蓝牙模块与智能手机端APP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满足POCT需求。
‌分析性能验证
宽线性范围(0.5–120 μM)覆盖尿液UA生理浓度阈值(2.4–4.4 mM稀释后);
抗干扰测试验证对抗坏血酸(100 μM)、葡萄糖(5 mM)等共存物的高选择性。
‌临床相关性
DPV与HPLC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R²=0.997),验证装置临床适用性;
回收率实验(98.2–103.7%)满足ISO 15197标准要求。
 
核心创新点总结
1、‌原位电化学合成策略
首创“现场转化”技术,通过‌可控电化学氧化‌直接调控MXene纳米片表面TiO₂纳米颗粒的生长(粒径范围15-30 nm),实现异质结结构的‌一步原位合成‌,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纳米颗粒团聚和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
 
2、‌异质结界面工程
提出‌MX/rGO/TiO₂三元协同机制‌:
MXene作为导电基底(电导率>4500 S/m)加速电子传输;
rGO通过π-π堆叠增强电极稳定性(循环测试性能衰减<8%);
金红石型TiO₂ NPs暴露高活性(110)晶面,显著提升UA氧化催化效率(电流密度较传统电极提高3.2倍)。
 
3、‌超灵敏检测技术突破
实现‌双数量级宽线性范围检测‌(0.003-300 μM),检测限低至‌0.78 nM‌(优于同类传感器1-2个数量级),特异性识别UA(对多巴胺、抗坏血酸等干扰物的抑制率>93%)。
 
4、‌便携式检测系统集成
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手持电化学工作站‌(尺寸8×5×2 cm³),将检测时间缩短至4分钟,与HPLC结果相关性达R²=0.996,首次将MXene基传感器推向即时检测(POCT)实际应用。
 
5、‌理论机制阐释
通过DFT计算揭示TiO₂(110)-UA的强吸附作用(吸附能-2.34 eV),阐明界面电荷重分布提升催化活性的原子级机理,为异质结传感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创新性对比‌:相较于传统TiO₂/MXene复合材料制备(需高温煅烧或化学刻蚀),本工作通过电化学参数(电压/时间)精准调控异质结形貌,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材料功能化,兼具‌绿色合成‌与‌性能可控性‌双重优势。
DOI: 10.1002/sstr.202400034

转自《石墨烯研究》公众号
您的称呼 :
联系电话 :
您的邮箱 :
咨询内容 :
 
石墨烯系列产品 石墨烯薄膜 石墨类产品 分子筛类产品 碳纳米管和其他纳米管系列 活性炭及介孔碳系列产品 吉仓代理进口产品/国产产品 包装盒类 改性高分子类及其导电添加剂 纳米颗粒/微米颗粒 富勒烯类产品 化学试剂及生物试剂类 MXenes材料 量子点 金刚石类 纳米化合物及稀土氧化物 石墨烯设备及其材料 锂电池导电剂类 外接修饰分子偶联服务 委托开发服务 微电子产品 石墨烯及纳米材料检测业务 石墨烯检测设备 纳米线类/纳米棒类 实验室耗材类 钙钛矿材料(OLED) 导热硅胶片
公司新闻 产品新闻 行业新闻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