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1. Na5V12O32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png)
图S2. CDs/NVO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png)
Figure S3.碳量子点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Figure S4.碳量子点的XRD图谱
.png)
Figure S5.碳量子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
Figure S6.C@NVO-400样品的概览光谱图。
Figure S7.Figure S7.NVO和C@NVO电极的Ragone图。
Figure S8. (a)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电极的循环性能;(b)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电极的倍率性能。
解析
图S8:这是论文中补充材料部分的图编号,用于在正文中引用和说明相关实验结果。
(a)部分 - 循环性能:
循环性能是衡量电极材料在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性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图中,它展示了NVO(未复合碳量子点的钒酸钠电极)、0.025gC@NVO(复合了0.025克碳量子点的钒酸钠电极)、0.05gC@NVO(复合了0.05克碳量子点的钒酸钠电极)和0.1gC@NVO(复合了0.1克碳量子点的钒酸钠电极)这四种电极材料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和库仑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的变化情况。
比容量反映了电极材料单位质量所能存储或释放的电荷量,单位通常为mAh/g。库仑效率则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放电容量与充电容量的比值,反映了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电荷利用效率。
(b)部分 - 倍率性能:
倍率性能用于评估电极材料在不同充放电电流密度下的性能表现。图中展示了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这四种电极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如0.1 A/g、0.2 A/g、0.5 A/g、1 A/g、2 A/g、5 A/g等)下的比容量变化。
一般来说,电流密度越大,电极材料的充放电速度越快,但比容量可能会下降。通过比较不同电极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可以判断出哪种电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即在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比容量。
.png)
Figure S9.开路电压下C@NVO-400与NVO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EIS)及拟合曲线。
解析
开路电压:指电池在没有连接外部电路时的电压状态,是评估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C@NVO-400与NVO电极:C@NVO-400可能指的是一种经过特定处理(如在400度下处理)的碳包覆Na5V12O32复合材料电极,而NVO则指的是未包覆或原始状态的Na5V12O32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EIS):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池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响应来分析电池内部电化学过程的技术。EIS能够提供关于电池内部电阻、电荷转移电阻、扩散过程等关键信息。
拟合曲线:在EIS分析中,为了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电化学参数,通常需要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曲线就是根据理论模型绘制出的,与实验数据相匹配的曲线。
转自《石墨烯研究》公众号